一个城市的形象是由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 乡土风情等诸多方因素所决定的,不只是靠光亮打扮的。更要注重光污染对健康、对生活造成的伤害和干扰,不可却掉以轻心,坐视不管,长期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创新广告亮化照明建议:
一、环境保护工作
1、在城市照明建设中,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城市亮化工程"整体规划方案,设计生态化、环保型的夜景灯光,有关城建、环保等部门要建立相应制度,制订相应的监控和管理办法,做好城市照明工程的光污染审查、鉴定和验收工作,把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城市亮化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经济实用、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特点,着重于美化城市,突出自然。大力提倡绿色照明,特别是政府部门和公共场所应尽量使用经认证的节能灯具。
3、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对城市照明提出的要求,限制装饰性景观照明,让城市亮化工程华而不奢。进一步规范商业行为,对杂货摊,霓虹灯和广告牌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对车辆光污染加以控制。
4、节假日彩灯齐放营造气氛,自然要亮化。但平时就要适度“亮化”,对城市形象照明工程,推迟60分钟亮,提前60分钟关灯。除重大节日外,在满足照明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用灯数量,尽量采用自然光,禁用高耗能灯具。
5、在城市亮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提倡绿化、净化、美化。在娱乐场所和建筑物周围,要多种草、栽花、植树和增加水面,以便改善光环境。
二、装饰性泛光照明
城市的公共照明都会包括3个相互依赖的因素中的一个或更多:完全的功能照明、美化照明和为了达到某种气氛而设计的照明。直到现在,很多城市还仅仅提供为提高乘客和行人安全性而进行的功能性照明,而很少进行天黑后为了吸引游客而设计的的照明。但幸运的是,人们对于提高城市美化环境的室外照明已经越来越感兴趣。走进一个照明经过精心设计的广场或是观看利用泛光照明装饰的建筑物或雕塑,我们很可能会赞叹气氛的重要性以及照明展示特征与形式的非凡能力。
泛光照明技术并不是建立在照明工程原理基础之上的;对于美学价值的感受和洞察力才是重要的。
在白天,物体是由日光直接照射或是由天空的漫射光照照射或是二者皆有。其效果就是所有特性都通过连续的光与阴影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来强调。而要想通过人工照明达到这种效果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那个特性才是其吸引人的地方,并通过照明对其效果进行加强。一旦确定了照明的要求,就可以对能够达到设计目标的灯具安放位置、光源类型和功率进行实际的评估。
三、观看的方向
在白天对场地进行调查可以确定对特定目标的主要观看位置和观看方向。之后要对改观看方向的照明效果进行优化处理,避免干扰光线的产生。同时也要注意每种观看角度的相对重要性,以便在照明设计时建立不同的强调等级。
四、泛光照明的安置
在过去,泛光照明经常安置在距离被照物比较远的位置上。其他可选择的方法有:在隔壁的屋顶上、在建筑物正面安装的支架上、在开阔地、在矮墙后的地面上、在花圃或灌木从中。但目前的趋势是将泛光照明系统尽量的靠近。其原因有:
照明效果不拘于平面且更加显著。
可以减少人们在物体旁散步时的眩光。
无须将泛光照明系统安装在周围不属于自己的房屋或建筑物上
减少溢出光。泛光照明所投射的光越多 (即对于与被照物之间的距离内), 溢出到周围环境的光也越多(对于大功率投射一般为30%)。
对于建筑物正面的细节照明需要对其结构和所表现的内涵进行仔细的研究。泛光照明系统的放置位置需要仔细的选择,而泛光照明照射下建筑物的形状、颜色和尺寸不能与白天的建筑物差别过大。
五、环境与背景
如果物体的环境与背景是黑暗的,相对少量的照明就可以就可以突出该物体。另外,如果在邻近的区域内有其他建筑物,其窗户将反射出很强的亮度,为了达到对比的效果,就要对被照物体进行更多的照明。如果我们在看该物体时正对着很亮的背景,情况也是相同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考虑颜色的对比来辅助或代替亮度对比。
六、光的合成
对被照物体的照明不存在正确的光的合成的概念。对被照元素的选择、所使用的颜色和亮度完全取决于设计师的表达方式。而通过变化的颜色和亮度进行的动态照明也是如此。
七、颜色的使用
对于颜色来说,我们周围的世界是永远变化着的。时段、天气、季节决定了我们如何在特定时刻及时的感受到某一景色。有时也因此而使用有色照明来唤起对某一白天环境的感受,就是通过夜晚泛光照明工程达到“布置场景”的作用。温度也与颜色有很大的关系:暖光色意味着热度,而蓝色光会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中,城市亮化工程的建设,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突出城市本身的特色,为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加优质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